骔楤
骔楤是由漢字"骔"(讀音:zōng,部首:馬,筆畫數(shù):11)和漢字"楤"(讀音:sǒng,cōng,部首:木,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骔楤可能表示:
- 骔(骔的基本解釋同“鬃”)和楤(楤的基本解釋[sǒng]〔~木〕落葉灌木或喬木,莖無枝,有大刺,果實(shí)近球形,樹皮可入藥)的組合意義
骔的信息
骔的部首: 馬
骔的拼音: zōng
骔的筆畫數(shù): 11
骔的繁體字: 骔
骔的筆順: フフ一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骔的解釋: 骔的基本解釋同“鬃”
骔的康熙字典解釋騌【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8畫《正字通》俗騣字
骔
楤的信息
楤的部首: 木
楤的拼音: sǒng,cōng
楤的筆畫數(shù): 13
楤的繁體字: 楤
楤的筆順: 一丨ノ丶ノフノノ丶丶フ丶丶
楤的解釋: 楤的基本解釋[sǒng]〔~木〕落葉灌木或喬木,莖無枝,有大刺,果實(shí)近球形,樹皮可入藥
亦稱“鵲不踏”
[cōng]尖頭擔(dān),用以挑柴草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