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信息
麻的部首: 麻
麻的拼音: má
麻的筆畫數(shù): 11
麻的繁體字: 麻
麻的筆順: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麻的解釋: 麻的基本解釋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
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布
~衣
~袋
~繩
~紡
2.指“芝麻”:~醬
~油
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了
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痹
~醉
~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子
6.帶細(xì)碎斑點(diǎn)的:~雀
~蠅
7.喻紛亂:~亂
~沸
8.姓
麻的介紹1.麻[má]2.麻[mā]麻[má]〈名〉(會意
從廣(yǎn),從林(fèi)
廣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
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進(jìn)行剝制
本義:麻類植物的總名
古代專指大麻)同本義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異株
莖部韌皮纖維長堅(jiān)韌,可供紡織
有大麻、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俗稱“火麻”麻,枲也
——《說文》
按,枲已緝者曰麻
丘中有麻
——《詩·王風(fēng)·丘中有麻》可以漚麻
——《詩·陳風(fēng)·東門之池》麻冕
——《論語》
孔注:“緇布冠也
”緦麻三月
——《儀禮·喪服》雨腳如麻未斷絕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仙之人兮列如麻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陶潛《歸園田居》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
——《本草綱目·大麻》又如:麻田(種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稈);麻稭(麻的莖);麻葦(麻與蘆葦);麻苧(大麻與苧麻)〈名〉麻的莖皮纖維不續(xù)其麻,市也婆娑
——《詩·陳風(fēng)·東門之枌》又如:麻搭(一種在長桿頂端縛扎散麻蘸吸泥水滅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結(jié)成球結(jié));麻槌(舊時(shí)刑具,用麻絞扎而成的帶疙瘩短鞭);麻屣鶉衣(麻鞋破衣)古代喪服中的麻帶[ropemadeofhemp,flax,jute,etc.]
如:麻绖(服喪時(shí)系在頭部或腰部的麻帶)麻布喪服,親屬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麻不加于采
——《禮記·雜記下》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喪時(shí)穿的麻布裙)代指唐宋時(shí)的詔書,因?yàn)槭怯命S、白麻紙寫的,故名三麻九制筆如神
——劉克莊《內(nèi)翰洪公舜俞哀》又如:麻命(任命的詔書);麻詞(麻辭
任命宰相的詔書);麻尾(詔書結(jié)尾)芝麻
如:麻團(tuán);麻油;麻醬;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中醫(yī)對麻疹的簡稱
如:麻出紅腫;麻毒陷肺;麻毒入營麻醉
如:麻肺湯(一種有麻醉作用的湯藥);麻沸散(漢末華佗研制的一種麻醉藥);麻針;麻藥臉部皮膚的痘瘢,俗稱麻子臉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
——《柳敬亭說書》又如:麻皮(麻子臉皮)〈形〉形容眾多,混亂麻麻胡子紅臉蛋
——王老九《張老漢賣余糧》又如:麻麻(濃密的樣子);麻亂(紛亂);麻列(比喻眾多)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如:這種紙一面光,一面麻帶細(xì)碎斑點(diǎn)的
如:麻雀;麻點(diǎn)(細(xì)碎的斑點(diǎn));麻灰色(灰色中帶麻點(diǎn))〈動〉穿喪服麻者不紳
——《禮記·雜記》麻木走的我這兩腿酸麻
——秦簡夫《孝義士趙禮讓肥》又:感覺神經(jīng)受壓迫,暫失知覺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無力);麻做一團(tuán)(全身麻木,沒有知覺);麻痹姓麻[mā]另見má麻的釋意麻麻黑麻麻亮麻(會意
從廣,從林
廣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而表示在家里劈麻,進(jìn)行剝制
本義麻類植物的總名
古代專指大麻)同本義異株
莖部韌皮纖維長堅(jiān)韌,可供紡織
有大麻、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俗稱火麻”麻,枲也
--《說文》
按,枲已緝者曰麻
丘中有麻
--《詩·王風(fēng)·丘中有麻》可以漚麻
--《詩·陳風(fēng)·東門之池》麻冕
--《論語》
孔注麻(⒈蔴、⒋⒌⒍痲)má⒈草本植物
有大~
苧~
亞~
黃~
劍~等多種
莖皮纖維也叫"麻",供紡織、制繩、造紙等用
亞~的種子可榨油,供工業(yè)用
⒉感覺不靈,漠不關(guān)心手腳發(fā)~
~木不仁
⒊表面粗糙這種布一面光一面~
⒋①疏忽大意,失去警惕
②身體某一部分的感覺或運(yùn)動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
⒌⒍⒎①天花患者臉上留下的褊
②臉上有麻子的人
⒏①用藥物或其它物使全身或局部暫時(shí)失去知覺~醉藥
針刺~醉
②用手段使人認(rèn)識凝,意志消沉
麻mā1.見"麻麻雨"﹑"麻麻亮"
麻的康熙字典解釋麻【亥集下】【麻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0畫《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
《玉篇》枲屬也
皮績爲(wèi)布,子可食
《爾雅·釋草》枲麻
《疏》麻,一名枲
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
《禮·內(nèi)則》女子執(zhí)麻枲學(xué)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shí)者名苴,無實(shí)者名枲
《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wèi)苴麻,茡麻
又蕁麻
蕁本作?
見《本草圖經(jīng)》
又《詩·豳風(fēng)》禾麻菽麥
《禮·月令》食麻與犬
《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wèi)五穀
《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
《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
《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
《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
《註》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
鼗鼓名
《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
《南史·百濟(jì)傳》百濟(jì)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jīng)》有壽麻國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zhàn)于麻隧
《註》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jìn)取麻鄕
《註》麻鄕,縣名
又姓
《風(fēng)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dá),註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
《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wèi)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dú)用黃麻
又《韻補(bǔ)》葉謨婆切
《詩·齊風(fēng)》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葉眉波切,音摩
《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
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
《六書正譌》從,音派,麻片也
從廣人在屋下,治麻之意
俗作麻,從木,非
麻的說文解字解釋麻【卷七】【麻部】與同
人所治,在屋下
從廣從
凡麻之屬皆從麻
莫遐切說文解字注(麻)枲也
麻與枲互訓(xùn)
皆兼苴麻、牡麻言之
從
從廣
會意
莫遐切
古音在十七部
林、人所治也
在屋下
說從廣之意
林必於屋下績之
故從廣
然則未治謂之枲
治之謂之麻
以巳治之偁加諸未治
則統(tǒng)謂之麻
此條今各本皆奪誤
惟韻會所據(jù)小徐本不誤
今從之
凡麻之屬皆從麻
麻的古漢語解釋麻má①<名>麻類植物
也指麻類植物的纖維
《管子·牧民》:“養(yǎng)?!?br>”②<名>麻布喪服
【引】<動>穿麻布喪服
《禮記·雜記》:“~者不紳,執(zhí)玉不~,~不加于采
”③<形>繁多而雜亂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雨腳如~未斷絕
”④<名>面部痘瘢
《聊齋志異·呂無病》:“衣服樸潔,而微黑多~
”⑤<動>麻醉
《智取生辰綱》:“多少好漢被蒙汗藥~翻了
”麻的謎語1.廣州城內(nèi)林子多(打一字)2.廣袤的樹林(打一字)3.青枝綠葉長得高,砍了壓在水里泡,剝皮曬干供人用,留下骨頭當(dāng)柴燒
(打一植物)麻
根的信息
根的部首: 木
根的拼音: gēn
根的筆畫數(shù): 10
根的繁體字: 根
根的筆順: 一丨ノ丶フ一一フノ丶
根的解釋: 根的基本解釋1.高等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能夠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yǎng)分,有的根還能貯藏養(yǎng)料
2.比喻子孫后代:這孩子是他們家的~
3.(~兒)物體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東西連著的地方:耳~
舌~
墻~
~基
~底
4.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細(xì):禍~
尋~
從~兒上解決問題
知~知底
5.根本地;徹底:~究
~治
~絕
6.依據(jù);作為根本:~據(jù)
無~之談
7.用于細(xì)長的東西:兩~筷子
一~無縫鋼管
8.方根的簡稱
9.一元方程的解
10.姓
根的介紹〈名〉(形聲
從木,艮(gèn)聲
本義:草木之根)植物生長于土中或水中吸收營養(yǎng)的部分根,木株也
——《說文》蔓根為根,直根為柢
——《說文通訓(xùn)定聲》根深,則視久
——《韓非子·解老》是謂深根、固柢
——《老子》有根株于下,有榮葉于上
——《論衡·超奇》其無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時(shí)采,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宋·沈括《夢溪筆談》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又如:根荄(根
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
植物的根;植根)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據(jù)根,始也
——《廣雅·釋詁一》根者,書之所謂柢也
——《韓非子·解老》萬物有所生,而獨(dú)知守其根
——《淮南子·原道》蓋志士仁人所為根心者也
——《后漢書·宋弘傳》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
——陳亮《與彭子壽祭酒》近歲市人轉(zhuǎn)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其文詞學(xué)術(shù)當(dāng)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宋·蘇軾《李君山房記》又如:禍根(禍?zhǔn)碌母?引起災(zāi)禍的人或事物);根淺門微(根基淺,門第低微);根兒(根本);根氣(根基
指稟賦、氣質(zhì));根兒里(根本;本來);根苗(兆頭,開頭)物體的下部,基部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唐·白居易《早春》又如:根下(物體的根基附近);墻根;堤根;根前(跟前)痼疾自去夏侵暑,入此秋變,頭齒眩疼,根痼漸劇
——《宋書·顏延之傳·自陳表》又如:根疵(痼疾)佛學(xué)名詞
佛家能產(chǎn)生感覺、善惡觀念的機(jī)體或精神力量
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
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稟賦);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門(六根漏出種種煩惱,進(jìn)入種種妄塵的門戶,故稱為“根門”);根緣(人的根性與境遇的緣務(wù))數(shù)學(xué)名詞
代數(shù)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或稱代數(shù)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簡稱化學(xué)名詞
即帶電的基
如:硫酸根;氨根延續(xù)后代的子孫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
——《相府小史夏堪碑》又如:根嗣(長子);根譜(猶族史);根祖(祖宗)〈動〉植根半生無根著,飄轉(zhuǎn)如斷梗
——金·元好問《出京》詩又如:根著(植根于地)杜絕;根除若攻之不根,是養(yǎng)疾疴于心腹也
——《后漢書·西羌傳論》又如:根株根究;追究其己為民間侵耕地土,更不根究,蓋以本議欲以見在牧地,給與民耕,豈可卻根究己耕之地,重為搔擾
——宋·歐陽修《論牧馬草地剳子》又如:根勘(徹底查究);根究著實(shí)(追根究底,打聽清楚);根刷(根刮,徹底清查;徹底搜求);根窮(徹底追查)通“跟”
如:根尋(跟蹤查找);根捕(跟蹤緝捕);根索(跟蹤,搜求或追查)〈量〉用于條形物
如:一根竹竿;三根電線桿具有適合一定目的的長度、強(qiáng)度或結(jié)構(gòu)的線、紗、帶、繩、金屬絲或電纜的數(shù)目
如:一根帶刺的鐵絲網(wǎng)線也沒有根的釋意根(形聲
從木,艮聲
本義草木之根)植物生長于土中或水中吸收營養(yǎng)的部分根,木株也
--《說文》蔓根為根,直根為柢
--《說文通訓(xùn)定聲》根深,則視久
--《韓非子·解老》是謂深根、固柢
--《老子》有根株于下,有榮葉于上
--《論衡·超奇》其無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時(shí)采,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宋·沈括《夢溪筆談》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又如根莇(根
莇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
植物的根;植根)事物的本源,根gēn⒈高等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之一
有固養(yǎng)植物體和支持其地上的部分,吸收土壤里的水和溶解在水里的無機(jī)鹽,貯藏養(yǎng)料等之作用小草~
大樹~
直~(如甜菜、向日癸的根)
須~(如稻、麥的根)
塊~(如蘿卜、土豆的可吃部分)
〈引〉①基部,基礎(chǔ)~柢
~基
~本
~蒂
牙~兒
舌~兒
②事物或事情的本源~源
窮~
禍~
尋~究底
③徹底~治
~除
~絕
④憑證,依據(jù)~據(jù)
存~
⑤〈喻〉后代兒孫他是李家的獨(dú)~
⒉量詞
指長條狀物兩~火柴
三~塑料繩
⒊數(shù)學(xué)名詞①代數(shù)方程式內(nèi)未知數(shù)的值
②⒋化學(xué)上稱帶電的基硫酸~
碳酸氫~
根的康熙字典解釋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跟
《說文》木株也
《左傳·隱六年》農(nóng)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又《廣韻》根,柢也
《老子·道德經(jīng)》重爲(wèi)輕根
《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又《博雅》始也
又天根星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註亢氐之間
又金根,車名
《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瑯根
《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瑯根
又竹根,杯名
《晉庾信報(bào)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又雲(yún)根,山名
《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yún)根
又姓
《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又葉經(jīng)天切,音堅(jiān)
《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nèi)譁諠
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根的說文解字解釋根【卷六】【木部】木株也
從木艮聲
古痕切說文解字注(根)木株也
從木
?聲
古痕切
十三部
根的古漢語解釋根gēn①<名>樹木的根
《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本
”《促織》:“見有蟲伏棘~
”②<名>泛指桿物的根
《孔雀東南飛》:“指如削蔥~,口如含朱丹
”《七步詩》:“本是同~生,相煎何太急?”《采草藥》:“大率用~者,若有宿~,須取無莖葉時(shí)采
”【又】<動>植根;扎根
《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于心
”③<名>物體的下部、底部
庚信《明月山銘》:“風(fēng)生石洞,云出山~
”④<名>事物的根源、本源
《[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把你兩家兒~腳從頭數(shù)
”《促織》:“業(yè)~,死期至矣!”【又】<動>窮究;追究
皮日休《十原系述》:“~古人之終義
”⑤<動>杜絕;根除
《管子·君臣》:“審知禍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違非索辨以~之
”⑥<副>徹底;根本地
蘇舜欽《詣匭疏》:“令諸郡守宰~索其名而藉奏之
”⑦<量>用天條形物
《水經(jīng)注·沁水》:“廟側(cè)有攢柏?cái)?shù)百~
”【根索】徹底搜索
根的謎語1.不要栽跟頭(打一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