黧擏
黧擏是由漢字"黧"(讀音:lí,部首:黑,筆畫數(shù):20)和漢字"擏"(讀音:qíng,jǐng,部首:扌,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黧擏可能表示:
- 黧(黧的基本解釋黑色:面目~黑)和擏(擏的基本解釋[qíng]1.古同“擎”,舉)的組合意義
黧的信息
黧的部首: 黑
黧的拼音: lí
黧的筆畫數(shù): 20
黧的繁體字: 黧
黧的筆順: ノ一丨ノ丶ノフノ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黧的解釋: 黧的基本解釋黑色:面目~黑
黧的介紹〈形,名〉(形聲
從黑,利聲
本義:黑中帶黃的顏色)同本義
如:黧牛(毛色黑中帶黃的牛);黧黑(形容顏色黑中帶黃
也作黎黑)指老人
如:黧老(指老人
也作“黎老”)黧的釋意黧〈形,名〉(形聲
從黑,利聲
本義黑中帶黃的顏色)同本義指老人黧lí黑中帶黃的顏色面色~黑
黧的康熙字典解釋黧【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郞奚切《集韻》《韻會(huì)》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
《玉篇》黑也
《廣韻》黑而黃也
《戰(zhàn)國策》黧牛之黃也似虎
又《爾雅·釋鳥》倉庚,黧黃也
《註》其色黧黑而黃,因名
又或作犁
《戰(zhàn)國策》面目犁黑
又或作黎
《書·禹貢》厥土靑黎
《註》色靑黑而沃壤
又《集韻》《韻會(huì)》良脂切,音梨
又《集韻》力皆切,音唻
義同《集韻》或作?
黧的說文解字解釋黎【卷七】【黍部】履黏也
從黍,省聲
,古文利
作履黏以黍米
郎奚切說文解字注(黎)履黏也
釋詁曰
黎、衆(zhòng)也
衆(zhòng)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
古亦以爲(wèi)黧黑字
從黍
省聲
省者、不欲重禾也
郞奚切
十五部
、此依刀部作
古文利
作履黏?黍米也
說從黍之意
黧
擏的信息
擏的部首: 扌
擏的拼音: qíng,jǐng
擏的筆畫數(shù): 15
擏的繁體字: 擏
擏的筆順: 一丨一一丨丨ノフ丨フ一ノ一ノ丶
擏的解釋: 擏的基本解釋[qíng]1.古同“擎”,舉
2.古同“檠”,矯正弓的器具:“~不正,而可以正弓
”[jǐng]古同“儆”,戒,警戒
擏的康熙字典解釋擏【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集韻》渠京切,本作擎
又《正韻》與檠通
輔正弓弩器
《荀子·性惡篇》良弓不得排擏,則不能自正
又《集韻》《韻會(huì)》舉影切《正韻》居影切,音景
戒也
與儆通
亦與檠通
《揚(yáng)子·法言》見弓之張兮,何謂也,曰:擏之而已
擏的說文解字解釋儆【卷八】【人部】戒也
從人敬聲
《春秋傳》曰:“儆宮
”居影切說文解字注(儆)戒也
與警音義同
孟子引書
洚水儆予
用儆字
左傳、國語亦用儆
毛詩
徒御不警
周禮
警戒羣吏
皆用警
鄭注周禮曰
警、勅戒之言也
韋注國語曰
儆、戒也
從人
敬聲
居影切
十一部
春秋傳曰儆宮
左傳襄公九年
令司宮巷伯儆宮
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