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
邀 的部首: 邀
邀 的偏旁: 辶
邀 的拼音: yāo
邀 的筆畫數(shù): 16
邀 的繁體字: 邀
邀 的筆順: 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丶フ丶
邀 的解釋: 邀的基本解釋1.約請(qǐng):特~代表
2.求取:求功~名
3.攔截:~擊
邀的介紹〈動(dòng)〉(形聲
從辵,敫聲
本義:迎候)同本義邀相見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北邀當(dāng)國(guó)者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邀見講鈞禮
——清·周容《芋老人傳》又如:邀接(迎接);邀迓(迎請(qǐng));邀迎(迎合)逢,遇到邀殊寵,一枝已傍日邊紅
——清·洪昇《長(zhǎng)生殿》又如:邀世(逢世);邀樂(遇到歡樂);邀天晴(逢天晴);邀幸(僥幸,幸運(yùn))阻攔;截?fù)粲峙律奖敝T州出兵,邀其歸路而擊之
——《新編五代史平話》又如:邀截(阻截);邀留(婉稱被俘獲);邀勒(遮攔;阻擋);邀丐(阻截索求);邀伏(設(shè)伏兵攔擊);邀劫(攔路搶劫)請(qǐng)求;謀求吾乘時(shí)邀幸,得為吏部尚書
——《魏書·崔亮傳》又如:邀恩(清代對(duì)年過八旬而未錄取的考生賜賞舉人稱號(hào));邀名(求取好的名聲)招
如:邀召(邀請(qǐng));邀延(猶邀請(qǐng));邀帖(請(qǐng)?zhí)?;邀呼(招喚)要挾邀其上者
——宋·蘇軾《教戰(zhàn)守》又如:邀君(要挾君主);邀勒(強(qiáng)迫;逼勒);邀脅(要挾;威脅)邀的釋意邀(形聲
從辵,敫聲
本義迎候)同本義邀相見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北邀當(dāng)國(guó)者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邀見講鈞禮
--清·周容《芋老人傳》又如邀接(迎接);邀迓(迎請(qǐng));邀迎(迎合)逢,遇到邀殊寵,一枝已傍日邊紅
--清·洪昻《長(zhǎng)生殿》又如邀世(逢世);邀樂(遇到歡樂);邀天晴(逢天晴);邀幸(僥幸,幸運(yùn))阻攔;截?fù)粲峙律奖敝T州出兵,邀其歸路而擊之
--《新編五代史平話》又如邀截(阻截);邀留(婉邀yāo⒈約,請(qǐng)~請(qǐng)
特~
應(yīng)~
⒉求取,希望得到~功
~準(zhǔn)還鄉(xiāng)
⒊迎候,半路攔截~路
~擊
~截
邀的康熙字典解釋邀【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3畫《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huì)》伊消切《正韻》伊堯切,音腰
《廣韻》遮也
《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
《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
通作徼
《中庸》小人行險(xiǎn)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
《孟子》使數(shù)人要於路
《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邀的說文解字解釋徼【卷二】【彳部】循也
從彳敫聲
古堯切說文解字注(徼)循也
百官表曰
中尉掌徼循京師
如淳曰
所謂游徼循禁僃盜賊也
按引伸爲(wèi)徼求、爲(wèi)邊徼
今人分平去
古無是也
從彳
敫聲
古堯切
二部
邀的古漢語解釋邀yāo①<動(dòng)>邀請(qǐng)
《琵琶行》:“移船相近~相見
”②<動(dòng)>半路攔截
《晉書·陶潛傳》:“于半道~之
”③<動(dòng)>求取
王充《論衡·自然》:“不作功~名
”④<動(dòng)>要挾
《教戰(zhàn)守策》:“陵壓百姓而~其上者,何故?”【邀功】求功
【邀擊】半路阻擊
邀的謎語1.被迫放入(打一字)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