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
函 的部首: 函
函 的偏旁: 凵
函 的拼音: hán
函 的筆畫數(shù): 8
函 的繁體字: 函
函 的筆順: フ丨丶一ノ丶フ丨
函 的解釋: 函的基本解釋1.匣;封套:石~
全書共四~
2.信件:來~
~授
3.包容;包含
函的介紹〈名〉(象形
今隸誤作函
本義:舌)同本義圅,舌也
——《說文》若合而函吾中
——《國語·楚語》
注:“入也
”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通俗文》噱,圅舌也
——《廣雅·釋親》盛物的匣子、套子函封之
——《戰(zhàn)國策·燕策》函封
買五人之脰而函之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又如:劍函;鏡函傳達(dá)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如:函儀(信件禮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書信)郵政
如:函購信封發(fā)函伸紙,…
——《文選·吳質(zhì)·答東阿王書》鎧甲函,鎧也
——《廣雅》又如:函人(制造鎧甲的工人)〈動〉包含;容納席間函丈
——《禮記·曲禮》
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
——《淮南子·詮言》
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漢兮
——《漢書·揚(yáng)雄傳》
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
——《漢書·敘傳》
注:“讀與含同
”臣蜯函珠
——張衡《南都賦》又如:函夏(包函諸夏
意指中國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蓋(包含;概括)容納
如:函牛(謂能容納一頭牛,指大鼎);函受(猶容納;包容);函育(容納化育);函席(謂能容一席的小地方)用匣子或封套裝盛函梁君臣之首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又如:函匣(謂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裝盛人頭)致函;去信
如:函請(用書信請求或邀請);函調(diào)(通過書信方式進(jìn)行調(diào)動;用書信方式進(jìn)行調(diào)查);函邀(用書信方式進(jìn)行邀請)陷入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敗其左右
——《國語·楚語上》〈形〉寬闊伊茲都之函宏
——左思《吳都賦》
注:“寬大也
”又如:函弘(廣大
弘,或作宏)函的釋意函(象形
今隸誤作函
本義舌)同本義圅,舌也
--《說文》若合而函吾中
--《國語·楚語》
注入也
”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通俗文》噱,圅舌也
--《廣雅·釋親》盛物的匣子、套子函封之
--《戰(zhàn)國策·燕策》函封
買五人之脰而函之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又如蔣;鏡函傳達(dá)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郵政信封發(fā)函伸紙,…
--《文選·吳函(圅)hán⒈匣(子),套(子)錢~
得一石~
全書共五~
⒉信件,信封~件
來~已收
遞送公~
發(fā)~伸紙(打開信封,拿出信紙)
⒊包含,包容~牛(容得下一頭牛)之鼎沸,而蠅蚋(蚊類)弗敢入
函的康熙字典解釋函【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男切,音含
《說文》舌也,又容也
《禮·曲禮》席閒函丈
又《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蒙祉福常若期
《註》師古曰:函,包也
又《前漢·班固敘傳》函之如海
《註》讀與含同
《律歷志》太極函三爲(wèi)一
《禮·樂志》人函隂陽之氣
又《玉篇》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燕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爲(wèi)函也
又《集韻》戸感切,音頷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
《集韻》或作椷
《前漢·天文志》太白閒可椷劒
《註》謂可容一劒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咸
匱也
又《集韻》或作?,木名
又或作?
《博雅》介鎧也,通作函
又《玉篇》書也
《晉書·殷浩傳》竟達(dá)空函
又姓
《廣韻》漢有豫章太守函熙
又漢複姓
漢末有黃門侍郞函治子覺
又函谷,關(guān)名
又通作咸
《周禮·秋官》伊耆氏共杖咸
《註》咸讀爲(wèi)函,以此藏杖也
又《張有·復(fù)古編》圅又作函,亦筆跡小異
別作凾,非
函的說文解字解釋圅【卷七】【部】舌也
象形
舌體
從,亦聲
肣,俗圅從肉、今
胡男切說文解字注(圅)舌也
舌在口
所以言別味也
圅之言含也
含於口中也
按大雅毛傳曰
臄者、圅也
通俗文云
口上曰臄
口下曰圅
毛、服之圅皆卽說文之?字
?、頤也
故服云口下
毛則渾言之
口上口下不分耳
陸氏音義引許圅舌也之云以釋毛
去之遠(yuǎn)矣
許圅與?各字各義
毛、服用圅爲(wèi)?
圅借爲(wèi)含
如席閒圅丈、圅人爲(wèi)甲是也
周頌
實圅斯活
傳曰
圅、含也
謂叚借也
舌體??
從?
舌有莖而如荂蕾
故從?
象形
二字各本誤在舌體上
今正
謂?象舌輪郭及文理也
小徐云
說文篆如此
李陽冰非之
謂當(dāng)作?
按如李說
易與臽混
今廣韻圅?別爲(wèi)二字
則更非矣
?亦聲
胡男切
七部
(肣)俗圅
從肉今
大雅音義引說文云
圅、舌也
又云
口裏肉也
按口裏肉也四字當(dāng)在此下
釋從肉之意也
從今者、今聲也
函的古漢語解釋函hán①<動>包含;容納
張衡《南都賦》:“巨蟒~珠
”②<名>信封;信件
送信的人叫“函使”
《祭妹文》:“~使報信遲早云爾
”③<名>匣子
《荊軻刺秦王》:“荊軻奉樊於期頭~
”【又】用匣子裝
《伶官傳序》:“~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④<名>指函谷關(guān)
《過秦論》:“秦孝公據(jù)殽~之固,擁雍州之地
”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