凢
凢 的部首: 凢
凢 的偏旁: 幾
凢 的拼音: fán
凢 的筆畫數(shù): 3
凢 的繁體字: 凢
凢 的筆順: ノノフ
凢 的解釋: 凢的基本解釋同“凡”
凢的康熙字典解釋凡【子集下】【幾部】康熙筆畫:3畫,部外筆畫:1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咸切,音帆
《說文》最括也
《玉篇》非一也
《廣韻》常也,皆也
《正韻》大槪也
又《前漢·揚(yáng)雄傳》請略舉凡
《註》師古曰:凡,大指也
《杜預(yù)·左傳序》發(fā)凡以言例
又《玉篇》計數(shù)也
《前漢·石奮傳》凡號奮爲(wèi)萬石君
《註》師古曰:凡,最計也
總合其一門,計五人爲(wèi)二千石,故號萬石君
又最凡,諸凡之最目也
《周禮·天官·司會註》書謂簿書,契其最凡也
《小宰疏》凡要亦是簿書,如今印契,其凡目所最處印之
又輕微之稱
《廣韻》凡,輕也
《孟子》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
又國名
在濬州
《春秋·隱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又姓
《韻會》周公凡伯之後
又葉符筠切
《崔駟達(dá)旨》高樹靡隂,獨(dú)木不林
隨時之宜,道貴從凡
《註》凡,常也
凢的說文解字解釋凡【卷十三】【二部】最括也
從二,二,偶也
從,,古文及
浮?切〖注〗《説文》今、市從古文及,作乛
文六重二說文解字注(凡)冣而言也
冣各本作最
最者、犯而取也
非其義
今正
冣者、積也
才句切
者、絜也
絜者、束也
絜者、麻一耑
束之成一耑也
冣者、緫聚而絜束之也
意內(nèi)言外曰?
其意冣、其言凡也
春秋?露曰
號凡而略
名目而詳
目者、徧辨其事也
凡者、獨(dú)舉其大也
享鬼神者號一曰祭
祭之散名
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丞
獵禽獸者號一曰田
田之散名
春苗、秋蒐、冬狩
按周禮多言凡
六典、凡也
治典、敎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目也
鄭注
言冣目者、謂其緫數(shù)也
若其他言凡祭祀、凡賓客、凡禮事、凡邦之弔事
言師掌官成以治凡
亦皆聚括之謂
舉其凡、則若網(wǎng)在綱
杜預(yù)之說春秋曰
傳之義例
緫歸諸凡
凡之言氾也
包舉氾濫一切之稱也
從
、耦也
耦各本作偶
今正
一二者、天地之大數(shù)也
故從?
從
、古文及字
見又部
及、逮也
從及者、取?束之意
浮?切
古音在七部
讀扶音切
按篆體右像古文及之半
而左引筆下垂
內(nèi)從一、非從二也
與說解不相應(yīng)
夫許旣列之?部
明言從?
不宐乖異如是
葢轉(zhuǎn)寫旣久
譌奪之由
尠有深思者
許以先篆後古籒爲(wèi)經(jīng)例
先古籒後篆爲(wèi)變例
變例之興、起於部首
部首爲(wèi)?、則從?之凡當(dāng)先列
從一之凡當(dāng)後之
攷定其文
當(dāng)作?
冣?而言也
從?、?耦也
從?、?古文及
此下又云?、篆文?
李斯省改古文
漢人行之
故許立文必如是
妄人不知
一移一奪
乃使倉頡所造、千古放佚
許君凡例、委於艸莽矣
○江沅曰
右旁作?
乃古文及之省也
?乃二之形
而以上筆引長配右也
當(dāng)云從古文及省
則得之矣
凢